close

  1.jpg  

不知不覺,我喜歡上先生這個人,奇怪的是,我說不出我喜歡他那裡,但他也沒有令我討厭的地方,就連他虎頭蛇尾的做事態度,也不讓我感到受不了,反而是覺得他真是異常的有趣。先生這個人真要說他有什麼缺點的話,應該就是有點優柔寡斷,不太會拒絕別人,於是他常常把自己陷於苦境之中。先生原先是住在未婚妻的家,成了未婚妻父母喜愛的「兒子」,當未婚妻移情別戀後,先生不急著搬家,但未婚妻的父母覺得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,便替他找了一個房子。搬進新家的先生在頓失依靠的時候,遇見了他的鄰居礦物學家凱爾茨,起先先生非常高興有個熱情的鄰居,但當凱爾茨提議邀先生共同參與一本礦物鉅著的計畫,先生必須負責謄打文字,先生語氣平靜的說自己沒有空,對礦物學也一竅不通,但凱爾茨百般的慫恿下,先生已經無法拒絕

先生的週末都浪費在這本鉅著上,先生很不快樂,向他的秘書拉古爾太太求救,拉古爾太太要他直接拒絕對方。後來,相信命運的先生還是不停地說這事不好解決。沒辦法了,事情已成定局。一邊投入礦物的世界,先生還在尋求解脫,他覺得最好的方法便是搬家。拉古爾太太介紹他到一個家庭式的新套房,但那家主人勒甘希望新房客每週能幫他留級的兒子補習課業幾次,先生在看了新房間(老太太遺留下的)後,直覺的說「不」,又跑回了原本的住所。

或許是拒絕人之後,讓先生很不好意思,於是在受不了凱爾茨後,接受了勒甘先生的提議,住進了新套房,開始幫勒甘的兒子補習(逃離了一個苦差事,又迎來了個苦差事)。先生就是這樣,無法拒絕別人的人,他的身上有一股優雅的氣質,不會將憤怒形於色,總是恰到好處的隱身在人群之中,不會給別人添麻煩,是合群的,但又有自己的原則,大部份都是討人喜歡的,或者可以說是濫好人。他到咖啡廳去,別人向他借筆,他有隻鋼筆但從不借人使用,看到對方失望的表情,他便提議幫忙對方纂寫,結果對方是個在做口述歷史的學生,於是先生又把自己擺放到進退兩難的位置,他明明想要好好享受自己的時光,卻被其他莫名其妙的事件分散了注意力。最後每件事答應下的事他都做了一點,又虎頭蛇尾的逃跑了。(語氣依然和緩,讓人無法責備)

在所有的事物上,先生都表現出軟弱無力的熱情。這不能怪他,那是先生的個性使然。從前他認為自己是兩個抽象的實體組成,一個是他自己,是靜止的,一直都相當愜意的;另一個是時間,在他身上運動著。但當他陷在別人委託的苦惱中,他覺得他失去了自己,只剩下他無法抗拒的、現在正將他帶走的廣闊的運動。他真正想要的,真正需要的只是他自己。

躲開那些惱人的事物後,先生現在比過去更常坐在椅子上。先生對生活沒有更多的要求,他呢,就只要一把椅子而已。就是在椅子上,在坐下、起身兩次動作之間,先生極力使自己躲進與日常生活相安無事的簡單動作裡。先生不要生活的火花,不要突如其來的驚喜與介入,他只要他日常的習慣得以規律,這樣他才能找到和平和自己。

如果在談話的時候,出現與某人的意見不合,他會極力保持不動聲色。先生是唯一真正懂得品味沉默的人,他因此而感到滿足。人們覺得他很可親,因為他懂得最經濟的微笑,不讓自己老是以對話者的形象出現。我想這就是我喜歡先生這個人的原因,他就算不是崇尚和平者,也絕對不會是發起戰爭的人。

而且先生是個很適切的人,他洞悉一切,他了解人的心理,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,一如他的口頭禪「人啊!都是一樣的」他了解人的好奇心,知道人需要得到尊重、人會遺憾、會同情,先生睿智的了解「人啊!都是一樣的」,於是總能做出最妥切的回應。

圖森三部曲中的《先生》比《浴室》的輪廓更清晰,如果說《浴室》是在找尋生命的意義,了解人終究未免一死,並循環反覆在積極和消極的生活型態中過活,那《先生》則是個性鮮明,已經發現他要的是一種內心的平和和生活的規律。然而結論還是帶有很大的嘲諷「生活,只是一場兒戲罷了。」又呼應了《浴室》裡提出的人終將一死的概念。這種一直游走在樂觀和悲觀之間的生存態度,我想就是圖森觀察人生所下的結論,「人啊!都是一樣的」不是擁有失望就不能再有希望,看似矛盾,其實並行不悖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鄭輕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