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什麼是修行者?

曾有人反駁我的無為理論,告訴我沒有人可以自外於世界,不可能就微薄的靠自己的想法維生,我大喊「周夢蝶不是這樣嗎?」,對方則說周夢蝶是個修行者。

當時,我無言以對。

那時的我,傻傻崇拜周夢蝶,我甚至難於說出他的一首詩,只是一直在我的認知裡,他是個在明星咖啡廳前擺小書攤的人,也是個淡泊一切的詩人文人,他的身影還曾是臺北街頭的文學風景。

直到前幾日,看了《化城再來人》島嶼寫作系列關於周夢蝶的紀錄片,我很想對當時和我辯論的人說,周夢蝶不是個修行人!他一生就是這麼浪漫,所以他才能寫出這麼多看起來繾綣不已,可以讀成情詩的詩作。

或許他學佛,那是他為了想要安撫自己雜亂心緒的出口,然,即使學佛讀經後,他世俗的想像力依舊如泉湧般,腦海裡思緒蠢動,才能寫出這麼多的詩作。

他沒有要拔高自己到出世的境界,因為他胸臆中的溫柔細膩,即對塵世的眷戀,對關係的維持傷懷,讓他不捨得放手,也逼他離開自己的孤獨國。

他看起來是個可愛的小老人,對於喜歡的事(寫毛筆、約會、讀經)一板一眼,對生活卻十足不太在意。

他有許多作品很難懂,但許多句子,看起來又那麼多情的傷懷,讓人驚訝於詩人究竟有著怎樣的靈魂,看似出世又入世,勾起人陶醉在其詩中。


總是我的思念尚未成熟為語言
他已及時將我的語言
還原為他的思念

 

〈約會〉中的這三句詩,讓我久久不能將心緒返還。

有種欲言又止,又了然於心的激動。

我想,話總是辭不達意,遜於思念,難以表達情緒的千萬分之一。

而默契則不用訴說,便以知曉且回報的舉動。

 

必定要有充沛情感的人,才能寫出絕美的詩句。

所以周夢蝶寫著「如果有一天我自殺了,便是我倦於交媾。」

帶著一股戲謔與自嘲,卻又完全表達他這個人,身在俗世中的歡快。

 

想到另一個,在外人的印象中也是修行者之姿,卻同樣寫下雋永詩句的喇嘛達賴六世蒼央嘉措。

 

你見,或者不見我,我就在那裡,不悲不喜

你念,或者不念我,情就在那裡,不來不去

你愛,或者不愛我,愛就在那裡,不增不減

你跟,或者不跟我,我的手就在你手裡,不捨不棄。

來我的懷裡

或者  讓我住進你的心裡

 

默然 相愛

寂靜 歡喜

 

這首詩曾被用在《非誠物擾2》中,廣為人知。

這位西臟歷史上的深情宗教領袖,卻因為戒律讓他的身心無法自由奔馳。

在苦悶的生活中,他用個人的感觸與體悟,讓意志的自由表現在作品中,被後人廣為流傳。

第一眼在電視上看見這首詩,馬上運用生鏽已久的記憶硬背下來,再找好朋友谷歌幫忙。

我不確定他有沒有愛過,就像有些人評論周夢蝶前期的詩很多虛泛的想像。但我相信周夢蝶和蒼央嘉措他們在修行者之姿的道袍下,真正有顆體悟世俗情感的心。

多情,卻不濫情。

 

我祈禱這世界的人多寫一點詩。

能把濫情還原為多情。

 

延伸閱讀:

倉央嘉措-西藏深情的詩人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鄭輕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